海口主城区到江东新区有多远?
文明东越江通道项目告诉人们
只需2分43秒
作为海口第一条跨江隧道
文明东越江通道快速穿越南渡江
构建江东新区外向型交通“快速路”
成为椰城立体交通体系的重要大动脉
海口文明东越江通道项目已具备通车条件,即将正式通车。图为8月12日拍摄的越江隧道江东段出入口。
2分43秒直达江东新区
8月14日上午,在项目施工方管理人员带领下,记者一行驱车从滨江西路入口驶入隧道。“由于隧道内外明暗对比强烈,有了这个光过渡段,可以让司机更好适应光线变化,确保行车安全。”一旁陪同的项目现场管理人员严啸坤解释道。
驶入隧道内部,视野变得更加开阔,单向三车道,沥青路面上交通标示标线清晰可见,还有充足的照明设施,以及交通导向灯。隧道内部设置通风设备,根据空气监测结果,及时启动设备促进通道内外部空气顺畅交换。
“有信号,电话可以打通,网络能用。”严啸坤说,施工方联系通信运营商,邀请专业人员,在隧道内部搭建完善的通信系统,确保日常通信正常。
“2分43秒!”说着,车子就驶出隧道江东出口,记者按下手机计时器结束键,隧道通行时间映入眼帘。根据设计要求,文明东越江通道双向六车道,隧道内部*高时速为60公里,匝道为40公里。值得注意的是,隧道不设非机动车道,行人也不能进入隧道。
“超常规”推动项目建设
“项目在车辆进出隧道光线变化的主要过渡段设置了3个网架,1个在江东段,2个在江西段。”严啸坤介绍,施工方仅用20天,就完成网架装饰安装。
让施工方项目负责人陈台礼格外自豪的是,自开工以来,项目陆续创造了60天内完成30万方堰体吹填和4900余根钢板桩插打、1个月内完成30万方基坑土方挖运、50天完成600米长的隧道土建结构等工程纪录。
陈台礼介绍,为了高标准推进项目建设,文明东越江通道项目创新采用围堰施工,通过优化方案,将水上作业转化为陆地施工作业,隧道穿越南渡江采用围堰明挖法施工,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,节约了2个月的工期。
建立健全隧道管养体系
“文明东隧道是连接海口主城区和江东新区的重要纽带,是海口首条跨南渡江隧道,也是加快海口江东新区开发建设的重要交通配套设施之一。”陈台礼说,隧道全长4.38公里,其中隧道段2.72公里,1.66公里的地上连接线道路已全部建成,项目具备通车条件,很快将正式通车。
为了提升隧道管理水平,近日,海口市桥隧管理有限公司联合海口交警、消防、急救等相关单位举行了隧道内火灾事故应急演练,提高桥隧管养单位应对隧道火灾突发事件的快速反应、应急处置和协同配合的综合能力与水平。
据了解,为做好隧道通车后的管养工作,海口市相关部门提前和项目业主、施工单位进行对接,并选派专门的管养团队,赴上海学习“取经”,引进智慧隧道管养技术,科学建立健全隧道管养体系,为确保通车后隧道安全畅通运行做好充分准备。
来源:海口日报
海南购房咨询热线:4001330898
本站声明: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权,请联系我们,我们将及时删除!